金年会

开云 (中国体育) -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未来产业第四大能源!未来能源生物质能如何促进转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点击次数: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包括未来能源在内的六大未来产业。未来能源明确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生物质能由于其总量丰富且清洁可再生,被称为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是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什么是生物质能,有什么特点,发展情况如何?

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指从生物质中提取或转化得到的能源产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等多种形态,通常包括生物燃料、热能和电力等。生物质则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废弃物等有机物质。通常情况下,生物质能与生物能源,可视为相同概念,都是利用生物体中储存能量,作为能源的过程。某些情况下,二者存在区别,生物质能,强调作为一种能量形式;生物能源是生物质能转化后的具体形式。

目前,我国利用的生物质能主要为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燃气、生物液体燃料等。

为缓解对外能源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国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型发展,2020年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生物质能源不仅具有可再生、低碳排放的优点,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其原材料来源广泛,最终形态可以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多种形式存在,适用于不同的能源需求场景。这一特性使其不仅可以更好的融入现有的能源基础设施,甚至可以全面替代化石能源。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据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生物质资源年产量超过35亿吨,开发潜力约4.6亿吨标准煤,约占我国当年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8%。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统计,随着造林面积扩大与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生物质能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年。

目前供应来源主要包括有机废弃物(54.4%)和能源作物(35.6%)两大类别,其中,有机废弃物主要来自农业(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林业(树木培育、采伐和木材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畜牧业(排泄粪渣)和市政垃圾等。

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体系的重要部分,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生物质能发展。2024年生物质能被列入了我国未来能源产业的重点领域,随后生物质能源相关领域全面被纳入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

从能源总量及消耗 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量上看,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预计,全球生物质能潜在可利用量达350 EJ/年,约117亿吨标准煤,约占2023年全球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84%,开发潜力巨大。世界生物质能协会表示2024年全球利用生物质生产的能源为58 EJ(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使用),仅占全球能源生产总量的10%。生物质能大部分用于供热领域(51%),其次为运输和电力领域,占比分别达到32%和17%。生物质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终端市场的占比超过50%,是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的总和,在欧盟可再生能源市场中甚至占比超过65%。

从分布情况上看,美国、巴西等是生物质能需求量最高的地区,分别占据全球消费总量的1/3,其次是欧盟和亚洲。而我国生物质能资源虽然丰富,但目前实际转化为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能源的不足0.6亿吨标煤,实际利用率不足13%,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国家能源局表示我国生物质能的运用已逐步构建起以发电为主,生物天然气、清洁供暖等非电领域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从市场规模上看,目前生物质能市场规模达440亿美元。按照伍德麦肯兹能源转型展望,到2050年,生物质能市场规模预计将增至1,250亿美元。若2050年世界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生物质能市场规模可能会增至5,000亿美元。

根据世界生物质能协会《2024全球生物质能统计报告》,2023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0.3GW,同比增长3%,约占总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4%;发电量69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约占全球发电量的2.4%。其中装机容量领先的国家分别是中国(44GW)、巴西(18GW)、美国(11GW)和印度(10.7GW),其中中国装机容量接近全球的1/3,是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最高的国家。

2023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4.14GW,年发电量约1,980亿千瓦时,分别占国内可再生能源的2.91%和6.71%。但由于原材料收集成本高、供应不稳定、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目前全球比较主流的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美国、欧盟、巴西等地区的生物燃料发展较快,是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2023年全球生物乙醇产量约8897万吨,领先国家分别是美国(52.45%)、巴西(27.74%);生物柴油产量约5600万吨,领先地区分别是欧盟(25.39%)、美国(22.32%);生物天然气产量约75亿立方米,领先国家分别是美国(26.67%)、德国(13.33%);可持续航空燃料产量约6亿升,美国产量约占75%以上。美国、欧盟等地区生物燃料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强制掺混政策的支持与驱动。

我国生物燃料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所占比例较小,正在逐步开展交通领域用生物燃料试点示范。2023年中国生物天然气产量约5亿立方米,生物乙醇约340万吨,生物柴油220万吨,分别占全球产量约5.60%、3.82%、3.93%。《中国先进生物燃料发展展望》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先进生物燃料产量将达2398万吨标煤,需求量将达2746万吨标煤,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世界生物质能协会,全球生物质供热总量达1.26 EJ,占可再生能源供热的96%,其中欧洲是全球生物质供热的主要地区,主要用于住宅供暖和热电联产;亚太地区生物质供热则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供热增长幅度不大。

目前,中国生物质已实现通过多种利用方式来满足清洁供热需求,如通过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锅炉、生物质热解气化,为县城地区集中供热;通过沼气热电联产或者沼气锅炉为区域集中供热;通过生物质专用炉具为农村散户供暖。截至2023年底,中国生物质清洁供热面积已超过3亿平方米,供热量已超过3亿GJ,即0.3EJ,约占全球生物质供热量的24%。

虽然前景广阔,但相对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的生物质能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整体产业规模及发展水平均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面临的挑战包括:

原材料收储运成本高。生物质能的原材料种类多,分布广泛且分散,目前收储运体系不完善,原材料的收储运成本较高,原材料的质与量均难以保证,导致行业以小规模企业为主,整体效率低,盈利难以保证。

技术与装备依赖进口。生物质能行业属于高新技术的能源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而国内生物质能产业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方面高度依赖进口,生产设备本地化程度低。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虽然目前政策对生物质能产业有所支持,但缺乏针对性政策,且补贴强度低。目前对生物质能领域的投融资政策支持少,行业整体融资困难。此外,生物质能涉及农业、林草、能源、环保、发改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职能过于分散,缺乏顶层制度设计和跨部门统筹,进一步制约了产业发展。

本篇文章介绍了新兴产能生物质能,接下来的文章我们还将为大家介绍第四代核能和海洋能,以及共同探索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关注中大咨询,我们一起了解新产能,探索新产业!